宽阔亮堂的教室里,甘肃省兰州新区一中前史教师崔玉华站在讲台上,为学生叙述中华民族源源不绝的前史,让学生穿越前史时空,了解到各民族在漫长岁月里彼此沟通、彼此学习、彼此依存。
近年来,兰州新区教育系统活跃构建“讲堂+实践+社会”三位一体育人形式,统筹展开五光十色的思政教育、法治教育等系列活动,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收效,掩盖师生6万多人次。一起,各学科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充沛发掘课程包含的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到语文、前史、地舆等学科教育中,完成思政教育从思政课的“独奏”到全课程的“合唱”改变。
日前,新区第二小学安排700余名师生前往甘肃省体育馆观看全省第五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开幕式暨气排球竞赛,上了一堂别具含义的“行走的思政课”。“孩子们经过观看竞赛,逼真体会了运动员顽强拼搏、永不抛弃的进取精神,深入感受到团队协作的及其重要的效果,在体悟体育文明一起魅力的一起,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情不自禁。”该校相关担任人表明。
开学初,各校园安排学生造访新区现代农业示范园、职教园区、经济开展馆等,经过“童眼看新区”绘画、“家园的变迁”故事汇,将新区建设成就转化为思政课鲜活事例。此外,各校园以铸牢中华民族一起体认识“开学第一课”为关键,展开“中华经典吟诵”“民族文明节”等活动。新康校园、秦川初级中学经过“民族服饰展现”“非遗手工艺体会”等实践课程,增进学生对多元文明的认同。
兰州新区教育系统线上依托融媒体矩阵推出“德育微课”“5分钟时政快讯”等;线下建成校内党史馆、“小红船”漂流馆等12个沉溺式空间,并联动甘肃省博物馆、兰州新区现代农业园等23家校外基地,展开“行走的思政课”,让赤色基因、劳作情怀融入青少年血脉。
在新区第四小学的课间,“无土栽培”“鱼菜共生系统”“生态瓶”等科学项目招引很多学生目光。学生们使用碎片化时刻调查植物成长、投喂鱼苗、记载生态瓶改变,在着手实践中了解循环农业与生态平衡原理。此外,校园经过走廊“微农场”、教室“生态角”等空间,将课间变为科学探求的第二讲堂,让科学的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咱们还经过家校协作、警校社联动,构成全社会一起重视青少年思政教育的良好氛围,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前史使命感,为培育担任民族复兴大任的年代新人注入微弱动能。”兰州新区教育体育局相关担任这个的人说,将继续深化“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变革,全力构建“五育交融”育人系统,推进思政教育与城市开展同频共振。(我国教育报-我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尹晓军)